关于做好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申报和2019年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各部(处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进一步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陕中大教办〔2016〕80号),学校决定开展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申报和2019年大创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1年大创项目申报有关事宜
(一)总体要求
1.完善体系。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构建国家级、省级、校(院)级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2.培育精品。全面动员、广泛参与,注重扶持优秀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二)项目类型
大创项目包括以下3种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以上3种类型的项目,符合以下条件的均可在申报表中注明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的,与精准扶贫脱贫相契合的。省级立项将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倾斜。
(三)项目管理
1.网上申报
①项目负责人通过陕西中医药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以下简称“数字校园”)(https://cas.sntcm.edu.cn/lyuapServer/login)登录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系统完成项目申报,需在线填报项目基本信息,由系统生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附件1)WORD版,项目负责人可对申报表做进一步完善(再编辑)。学生用户名为本人学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六位,网上平台在4月15日至5月7日开放。
②指导教师用个人账号通过“数字校园”登录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系统,提交指导教师推荐意见,并对项目进行审核通过操作。
2.项目评审
①院系“大创计划”工作小组组织专家对网报项目进行初级评审,按照《2021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限额表》(见附件2)要求,推荐优秀项目参与校级大创项目遴选。限额中包含“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数,创业实践项目每院(系)申报数不超过1项。
②各院系管理员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系统中审核通过参与校级项目遴选的项目,并导出本院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见附件3),需注明推荐次序。
③学校将根据各院系上交的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复审,确定校级项目,并推荐优秀项目参与省级项目遴选,国家级大创项目将从省级项目中遴选产生。
3.资助经费
①校级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2000元,创业实践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5000元,由学校资助。
②省级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1万元,创业实践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2万元。本次新申报项目,均据此标准编写经费预算。
③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2万元,创业实践项目预算总经费每项10万元。
(四)推荐项目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学校将遴选与乡村振兴、扶贫脱贫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各级、各地组织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织学生、指导老师、创业导师等,以“科技中国小分队”“健康中国小分队”或项目团队组团等形式,走进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城乡社区,接受思想洗礼、学习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将我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辐射到农村地区和基层社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五)有关要求
1.大创项目面向本科生申报,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学生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互联网+”公益创业等自主开展研究探索。
2.每个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主持1项省级项目,参与项目不超过2项。
3.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本次申报项目实施起止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创新训练项目”负责人为本科一、二、三年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为二、三、四(学制五年)年级的学生、“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为三、四(学制五年)年级的学生。
4.项目必须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的学术造诣,较强的责任心,并能保证充足的时间对学生项目予以指导。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只配备1名校内指导教师;创业实践项目除配备1名校内指导教师外,还必须配备1名企业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在研和申报项目原则上不能超过两项。
5.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教师不得使用。
二、2019年项目验收工作有关事宜
(一)结验项目所需材料
1.2019年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大创项目团队撰写《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见附件4)、准备在研究报告(单行本)、提供研究论文、专利等有关附件材料(材料以文字为主,可附图片、视频等展示项目成果的资料)。
2.项目负责人通过陕西中医药大学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以下简称“数字校园”)(https://cas.sntcm.edu.cn/lyuapServer/login)登录到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管理系统,在线提交以上材料WORD版,网上平台在4月15日至5月7日开放。
(二)结验项目评审
各院系组织“大创计划”工作小组专家对2019年度省级、校级大创项目进行统一结题验收评审,做出结项优秀、良好、合格或不合格的评审结论,并将结题验收情况汇总上报。各院系于4月25日前完成对国家级项目的初审和资料收集工作。
学校将于4月底对国家级项目进行统一复审。国家级项目复审时,采取现场答辩形式组织,项目汇报7分钟,评委问答3分钟。
三、材料报送有关事宜
(一)2021年项目申报材料
1.院系报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电子版。
2.各院系于5月7日前完成2021年申报项目的网上审核推荐工作。
3.院系报送拟推荐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汇总。
(二)2019年项目验收材料
1.院系报送2019年“大创计划”项目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统计表(见附件5)。
2.各项目团队于5月7日前在“认证平台”完成《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研究报告和其他附件材料电子版提交。
3.院系将本单位结验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研究报告和其他附件材料电子版汇总后报送。
以上电子材料区分年度、区分项目汇总后统一通过23418155@qq.com邮箱报送,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10日。
(三)2019国家级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研究报告和其他附件材料一式两份于4月25日前提交至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其他纸质材料提交时间另行通知。
四、其他要求
(一) 各院系负责宣传本年度大创项目立项工作,做好项目选题、团队组建、教师和学生的对接等工作,发动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项目申报,每个学院根据学院特点和专业特征,于4月中旬前召开一次创新创业项目选题立项宣讲会。
(二)各院系要通过组织实施“大创计划”项目,促进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不断提高项目质量,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
(三)积极组织申报、在研、结题的“大创项目”向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转化,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竞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联 系 人:冯欢 联系电话:38180218
电子邮箱:23418155@qq.com
附件: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表
2.2021年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申报限额表
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信息汇总表
4.陕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题报告书
5.院系“大创计划”项目发表论文及其他成果统计表
(以上附件不随文下发,可在OA系统,或教务处网站下载)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
抄送:各校领导。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1年3月18日印发
联系电话:029-38180218(办公室)38185057(考试学籍)
38185360(招生咨询)
邮箱:sntcmjwc@126.com
邮编:712046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