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2021年本科教学工作要点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坚持目标、问题和结果导向,聚焦人才培养成效和专业、课程建设质量,持续推进《陕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扬长补短,精准施策。现将学校2021年本科教学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坚持五育并举,注重教学顶层设计
高质量编制学校“十四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二级院系“十四五”规划的教育教学模块内容。认真学习和领悟中省政策,在广泛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明晰专业建设目标和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做强主干专业、做大紧缺专业、做实支撑专业、拓展新兴专业。加快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完善目标定位;对标执业医师考试等资格考试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根据专业国家标准,修订入口关、过程关和出口关质量标准。
二、强化价值引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
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互相支撑的课程体系。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选树一批具有导向性、代表性、引领性的示范课程,认定一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师和团队,通过教学观摩、师资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
三、坚持示范带动,推进“双万计划”和专业认证
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与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根据指标体系,开展诊断性自评并制定改进措施。围绕国家“双万计划”,建好一流专业、建强一流课程,集中力量做好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的培育和申报工作,统筹规划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一流课程建设,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对应五类金课调整设置校级课程建设项目。加强专业认证,发挥示范标杆作用,系统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整改工作,全面开展中药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加强教材建设,培育编委梯队,力争在“十四五”后续规划教材主编遴选中有新突破。
四、加强统筹谋划,夯实基层教学组织
以教研室、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围绕主干专业和核心课程,打造一批优秀教学团队,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研究,加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定《陕西中医药大学规范化实验教学中心(室)建设与评估办法》,启动规范化实验教学中心(室)评估认定工作。统筹完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平台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保障实验室安全。
五、注重同质管理,开创实践教学管理新局面
持续强化后期临床教学同质化管理,进一步加强校外教学点教学质量巡查督查,对标国家临床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标准,启动实践教学基地评估工作,建立健全预警淘汰机制。积极申报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中医)、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全国示范基地。组织完成中医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业水平测试。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加大抽检力度。加强毕业实习日常管理,严格考勤。积极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重点是第十届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覆盖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专业。
六、基于问题导向,聚焦教学改革关键问题
扎实推进《陕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深化教学改革,广泛组织开展课堂创新等各类教学比赛,推进课堂革命;加快试题库建设,分步实施教考分离;完善和强化期中、期末、分阶段考试和英语四六级等“四类考试”,强化过程性评价,做实反馈改进环节;聚焦执业医师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开展教学反思与改革,针对性部署推进整改工作。
七、强化组织动员,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省级、校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建设情况评估。加大校企结合和科教协同力度,遴选第二批创新创业导师,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和推荐工作,构建“全覆盖、多层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组织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推荐优秀项目参加省赛、国赛。
八、加强招生宣传,提升本科生源质量
创新性落实《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实施办法》,加强学校整体设计和“院系及相关部门分片承包、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招生宣传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带动全员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建立高中高校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有效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力争在全国范围实现一本招生,提高生源质量。
九、培育质量文化,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聚焦制约教育教学发展关键问题,开展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和教学成果凝练。扩大院校两级督导工作范围,围绕培养方案修订、“金课”建设等教研活动开展专项督导,加大二级督导指导力度。强化反馈与修正,坚持动态评价、持续整改的质量提升闭环,加大信息化手段分析管理能力,规范大学生教学信息员组织管理。
十、明确教改导向,提升教学研究及成果孵化水平
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和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做好2021年度校级教改项目遴选、评审和省级教改项目评优、推荐工作。提前谋划,做好教学成果的总结、提炼、孵化和推广工作,提升教学成果申报的科学性、高效性和持续性,做好2021年校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省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教学成果奖鉴定、评优和推荐工作。
联系电话:029-38180218(办公室)38185057(考试学籍)
38185360(招生咨询)
邮箱:sntcmjwc@126.com
邮编:712046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版权所有: 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