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关于开展2024年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的通知
来源:教务处 作者:教务处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7-02 10:54:32
A A A


各单位: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加快推进专业交叉融合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决定开展2024年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微专业简介

微专业是指在我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外,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要,从就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围绕某一特定研究领域、学术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二、微专业建设

1.设置原则

牵头申报单位基于现有优势学科专业申报微专业,微专业团队成员至少由来自2个及以上学院的教师组成。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鼓励与相关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开设微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在特定领域具备一定学术专业素养和行业从业能力。

2.实施要求

微专业围绕培养目标和结业要求,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可采用线下、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每个微专业原则上设置5-8门具有核心功能的课程,总学分控制在10-16学分。微专业课程安排不超过2个学期,采取单独编班形式组织教学,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授课。

3.适用范围

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在籍本科生修读微专业,每名学生仅限同时修读一个微专业。学生完成微专业课程学习,达到微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微专业证书,鼓励校外合作单位同时颁发微专业证书。

其他建设要求详见《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

三、申报要求

学校鼓励各教学单位围绕微专业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积极申报微专业建设项目。每个教学单位可牵头申报1个微专业建设项目。

学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综合考虑项目建设方案、社会适应度和学生需求度等情况择优立项,每个立项微专业提供1万元建设经费,同时按照学校课时费标准支付课酬。项目获批立项后,可正式面向学生运行。

四、材料报送

各单位申报时应提供以下材料:

1.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1);

2.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附件2);

3.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附件3)。

以上材料由申报单位审核并签字盖章,附件1(Excel格式和PDF格式),附件2、附件3(Word格式和PDF格式,打包为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命名格式为“院系部+负责人姓名+微专业名称”),于7月30日前以院系为单位发送至邮箱sntcmjxk@126.com,无需提交纸质版材料,逾期不再受理。

本通知附件不随文下发,请登录教务处网站通知公告栏下载。

联系人:于雪珂          联系电话:029-38185056

 

附件:1.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

      2.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建设申报书

3.陕西中医药大学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陕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

                             2024年7月2日

      附件1-3


联系电话:029-38180218(办公室)38185057(考试学籍)

38185360(招生咨询)

邮箱:sntcmjwc@126.com

邮编:712046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管理入口

版权所有: 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


翻译 搜索 复制 span style 详细X 网络释义 span style: 商品评价 style span: 语体跨度 long-span X-Style Arch bridge: 大跨度提篮拱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 翻译 搜索 复制